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脖子以下”军改,习主席强调“三有”
发布时间:2017-02-15


原标题:面对“脖子以下”改革,习主席强调的“三有”你有木有?

2017年是“史上最牛军改”决胜之年。

当前,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涉及面更广、触及利益更深、任务更为艰巨,一些官兵将面临单位撤并降改和个人进退去留的考验。

军改关键当口,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使命担当?需要每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做出回答。

2016年7月26日,习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围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当口,我们要有定力、有担当、有韧劲,继续蹄疾步稳向前走。”

改革关头勇者胜。做到有定力、有担当、有韧劲,对于“乘势而上、迎难而上”推进军队改革,对于每名官兵作出正确抉择,意义重大而深远。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习近平

“史上最牛军改”启动后,迅速搭起“四梁八柱”,完成首战定局。

2015年11月24日,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12月31日,习主席为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授旗。

2016年1月11日,军委机关15个部门组建完成。

2月1日,五大战区成立。

4月20日,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身份对外公开亮相。

9月14日,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形成一基地五中心布局…… 

短短几个月,运行几十年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纷纷告别历史舞台。网友评价说,这轮军改的节奏简直就是“duang,duang,duang”,称之“史上最牛军改”毫不过分。

这轮军改,党中央、习主席之所以下这么大决心,就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打底子”,为国家由大向强“筑基石”。只有真正读懂改革、吃透改革,才不会一叶障目、浮云遮眼。我们要深刻领会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坚定信心不动摇,面对纷扰不走神,落实任务不懈怠。

长征途中,毛泽东曾亲笔写下《行军告示》:“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我们再赶路!”这是一种何等的魄力和定力!

当前,军改的“新长征”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前面既会有“大渡河”“泸定桥”,也会有“腊子口”“娄山关”,必须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定力。

深化军队改革,配套政策制度出台的背后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军官法》的修改、《文职人员条例》的出台、军官制度改革的试点推开,等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随着改革的推进,军人的职业前景、军队的未来发展只会越来越好。不纠结自己的“小红包”,去关注军改的大红利,才能奔向诗和远方。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推进“脖子以下”改革,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关键一步,是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迈过的一道关口。

通过这一轮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理顺重大比例关系、压减数量规模,我军将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

方向明确,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保持定力,才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往前攻,保持定力乘势上,推动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

——习近平

观操守在利害时,见忠诚于担当处。

军改一声令下,不少部长当局长、局长改处长、处长变成参谋干事助理员,仍然“五加二”“白加黑”;不少干部从大城市到小城市,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岗位,打起背包就出发,拼张桌子就办公;不少战友落编未定岗、编余待分流、留守在营区,应尽的责任照样担,交给的工作照样干……

“轻轻松松的事不需要担当,难事大事才需要担当。”军改既是大事又是难事,我们这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留给下一代;有些问题如果不在我们这代人解决,后面几代人可能难以解决。担当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如果把改革比作一场接力赛,我们要拼尽全力跑好这一棒,为“下一棒”赢得时间。

没有比首任更高的荣誉,没有比首责更大的责任。不论是新组建的军委机关部门领导,还是新成立的战区、军兵种、部队领导,都感到“首任首责”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为改革拓荒开路,为强军铺路奠基。

担当是有风险的,一点风险也没有就不叫担当。现在,有的面对改革棘手难题和突出矛盾不愿意往前站,心底里认为“天塌有人顶,干嘛充大个”“出头没好处,出事兜不住”“熬过这几年,平安享晚年”,所以才出现了“任你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不管怎么改、还是老一套”等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交出合格答卷,不能等着上面给答案,而要自己解方程。

担当需要树立精准思维,提高精准理解、精准发力、精准落地能力。任何“马大哈”的态度、“差不多”的标准、“过得去”的作风,只会损害改革、掣肘改革。所谓精准,就是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难点、补短板”“抓试点、求突破”“抓督查、促落实”“抓宣传、聚共识”,主动进行“二次创新”,把每一项改革任务都精准落实到位,把每一件事都干精彩干漂亮。

抓好改革举措落地,领导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坚持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要素服从体系,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从严执纪、督查问责贯穿始终;全面彻底肃清郭徐流毒影响,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具体落实到位,以优良作风保证改革工作落实;强化底线思维,确保一旦有事能顶得上、扛得住、打得赢。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习近平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次历史性改革都有一个过程。公元前300多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了整整11年才摆脱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19世纪的普鲁士军队,通过两轮大的改革,最终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统一德意志,前后将近70年;1992年开始的俄军改革,反复修正多次,20多年才把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制变成现实;越南战争后的几十年,美军一直致力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中国军队要重塑转型,同样不能指望“小刀切黄油”式的轻松,也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首歌”。

比开头更难的是坚持,改革的过程就是与困难“扳手腕”。改革大头在今年,阵痛也在今年。一方面,“改”“转”任务并重,既要立起新的运行机制,还要接续推进一系列新的改革任务;另一方面,无论是30万员额精简,还是政策制度调整,都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唯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落实,用蚂蚁啃骨头的劲头,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才能按“时间表”“路线图”如期完成改革任务。

马克思说,过时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比如,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惯性思维和做法还没有彻底改变,“五多”还没有得到根本纠治,有一些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

这一轮军改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做出的科学设计,是“瘦身”与“强体”,“布棋局”与“动棋子”,“淘汰老旧”与“增加新质”的有机统一。在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首战定局的基础上,接续展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推动军队变革重塑的上下贯通,改革的总体效应日益彰显,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进入了快车道。

可以预见,通过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兵力结构规模构成,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常备军将精彩亮相;通过体系建设、一体运用,调整力量结构布局,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将全面构建;通过需求牵引、创新驱动,改革作战部队编成,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将闪亮登场。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史上最牛军改”既是一场拔河赛,也是一场接力跑;既需要快马加鞭未下鞍,又需要逆水行舟用力撑。只有使长劲、用韧劲,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行稳致远。

这场“史上最牛军改”,擘画了我军未来的样子,将为今后国防和军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49,等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那时的中国军队将是什么样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2049年中国军队将非常强大;俄罗斯媒体称,2049年中国的军事力量将会居主导地位;日本媒体称,2049年美中太空军事力量对比逆转......

这些虽有臆测的成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军“史上最牛军改”的深远影响和美好前景。

2049,我们有信心看到,人民军队通过这轮改革,已经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成长为世界一流军队。

2049,再回望这场世纪军改,曾经遮蔽双眼的迷雾已经烟消云散,曾经遇到的很多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我们会发现,今天的纠结和痛苦是如此渺小,今天的牺牲和奉献是如此值得。

2049,每一个经历这场世纪军改的中国军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大的祖国、一流的军队是历史授予的勋章。

执笔:徐卫东、习开宇、祝晓伟、周景红、张旭航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