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照亮文艺新长征
——探寻武警部队文工团大型原创话剧《在路上》的时代力量
■舒春平 本报记者 吴 敏 特约记者 罗 鑫
题图为话剧《在路上》剧照
浓墨写意赞颂长征,情深点燃信仰火炬。
连日来,武警部队文工团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创作的献礼剧目、大型多场次话剧《在路上》在京上演,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观看该剧无异于踏上追寻初心的灵魂之旅,那条路、那面旗,谱就千古绝唱;那群人、那枚铃铛,令人百转回肠;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高举火炬,走出历史的悲壮,走向明天的辉煌。
当今视角回眸历史的世界
——时代需要什么力量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长征。《在路上》选取当今的视角回眸历史的世界,通过“小人物”的成长历程和真实情感,展现出一个脱离了全景式展现、集中笔墨向普通红军战士聚焦的长征。
视角下移,题材自然宽阔。为了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撷取最动人的个人历史,2015年11月,主创团队历时1个月跋涉在赣、湘、贵、川、甘等地,深入采访当地党史研究部门和亲历长征的老人,挖掘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英雄故事,最终决定以“困牛山战斗”这一历史事件为原型讴歌长征。全剧以两个过来人——女红军张姝兰和国民党军官李中明的重逢展开整个故事。他们回忆自己和那一代人经历的风云变幻和心路历程,也引领着今天的观众面对先烈,拷问内心。剧中,一枚铃铛、一对兄弟、一双恋人的小切口,充分表现长征“永远在路上”这个宏大的主题。不仅在熟悉的题材里写出新意,而且在弘扬长征故事和精神的过程中,展示出一种独特性。
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边国立曾撰文指出,当人们讲述伟大的长征精神时,绝不能忽略其中的“内核”是理想和信仰。唯有秉承共产主义信仰的红军战士才拥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才能一往无前。《在路上》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紧紧抓住了这一“内核”,并藉由探索的种子,寻找并发现当代与过去之间的继承与关照,在整整80年后,重新开启了年轻一代对长征的仰望。
艺术化展示信仰的较量
——英雄为谁而战
当我们讲述长征的时候,究竟在探寻什么?《在路上》用艺术的手法完美演绎“为谁而战”的信仰较量,胸怀家国天下的小人物成长为拯救民族的英雄,高浓度融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什么走上长征路、如何为信仰拼搏的理念。
第一场,是长征前的历史性铺垫。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发生,昔日曾并肩战斗的北伐革命军兄弟——共产党员龙华英与国民党员李中明分道扬镳。而后,报童的叫卖声,时空快速推进到第二场的长征前夕。红军战士“小铃铛”带领因为爱情参加红军的年轻上海医生张姝兰赶往红军医院,途中遭遇搜索红军的白军。为了保护张姝兰,“小铃铛”与敌人同归于尽;受到震动的张姝兰很快成长为有坚定信仰的红军战士,雪山上,她拖着重伤员的担架,艰难而坚定前行。
戏剧评论家刘平认为,《在路上》把战场作为人物成长的点睛环境,通过表现人物在历经血与火的锻造后思想追求的转变,突出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与精神追求,不同的人生选择展示出两种思想的比拼、两种生命价值的追问、两种信仰追求的较量。
事实的确如此。“世上的路有千条万条,你为何偏偏要走一条死路?”“向死而生,我们的路终将通向光明。”第三场中,李忠明和龙华英关于“为谁而战”的对话,不只是语言的交锋,而是两种人格的测试、两颗灵魂的比拼、两种价值追求的拷问,痛快淋漓,令人心头发热,也让人思绪万千。
英雄气概并不难营造,但普通人进化而成英雄的过程中珍藏在心底的那些温情,则不是人人都能挖掘得到。《在路上》通过精彩朴实的独白对话、细致精确的舞台动作,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英雄的内心世界。最令人感动的细节是,龙华英和战士们在纵身跳崖、以身殉国的过程中,没有喊一句口号,而是在深情拥抱后,坚定转身,跃下山崖。无声的静默蕴涵无穷的力量,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在此时被渲染到极致。
写意历史寄托情感的追寻
——我们为什么不忘初心
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话剧《在路上》通过时空交错的剧情寄托共产党人的情感追寻,用一枚铃铛敲响时代的警世钟,串联起相隔八十载风云岁月的报国情、兄弟情、恋人情、战友情、军民情。
“9·3大阅兵”上,当张姝兰摇响那枚铃铛,刹那间,灯影变幻、时光流转,全剧《决裂》《出发》《血战》等9个章节剧情依次展开。交错递进中,从勾勒象征式的人物写意,到对历史链条上重要节点点染的情节写意,再到动静相间的造型渲染式的战场写意,进而完成对历史的大写意——对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和长征精神的回眸和赞颂,对中国革命历史走向的规律性指证。
《在路上》在故事中打动人,在情感中征服人,在思想上启示人,体现出可喜的思想艺术魅力,获得了观众一致的情感认同。“这是一部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可谓场场有事件,人人有个性,事事都感人。好几次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泪。”国家话剧院原院长、国家大剧院原院长周志强这样称赞。
80年前,长征是举世瞩目的新闻;80年后,长征成为不朽的历史。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无疑是文艺创作者今天的责任。
铃铛声声,征程漫漫,让我们从《在路上》出发,走好中华民族新的文化长征!
(《解放军报》2016年11月1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