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别,适合自己的、能打胜仗的,即使“土得掉渣”的东西一样是先进的。
吸收、借鉴他国军事理论来发展本国军事理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军在指挥、作战、保障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选择地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和军事理论也非常必要。但是,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和机械套用外军的原则、模式和方法,必须结合我军实际,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创新发展之路。
坚持我军的传统和作战思想
作战思想是基于作战传统、对未来一个时期内关于作战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作战领域活动的基本遵循与宏观指导。不同国家、不同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传统和作战思想,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根植本国的军事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和迥异的阶级特征。我军的军事传统和作战思想,是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敌的根本。当前,有人在借鉴外军军事理论时,不顾我军的传统和作战思想,生搬硬套外军的思想和观点,搞理论“插花”,看上去很有新意,实质上与我军传统理论格格不入甚至与我军作战思想相左。究其原因,是对外军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上,对其理解不深、不透、不系统,没有真正掌握其实质和内涵,造成“生吞活剥”“食洋不化”,无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借鉴外军必须坚持我军的传统和作战思想,坚持扬弃,真正地理解、消化外军有益理论的内涵实质,将其吸收、转化并融入我军军事理论体系之中,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指导理论。众所周知,美军长期没有战役和战役法概念,越战后吸取失败教训,借鉴苏军有关理论,消化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役法理论,反而成了当今我们借鉴的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坚持传统并不是囿于传统,抱残守缺,而是在借鉴外军理论时,不要忘记我军特色,在融入和继承的结合中创新、发展。
结合我军的任务和武器装备
国情军情不同,其军队发展模式和路径不同,作战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当前,有一些人对我军的历史传统、作战理论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却跟在外军后面亦步亦趋,认为别人就是先进的,人家提出什么理论、观点,总要千方百计地引入到我军中来。殊不知,美军的理论是其国情、军情的产物,即使美军运用得再好、再成功,也有其自身和对手的特殊性,我们要有辨别、有选择地借鉴,不可脱离实际,“邯郸学步”。毛泽东指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因此,必须立足我们的国情军情,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和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创新适宜我军“土壤”中生长的、有我军特色的军事理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军打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并没有借鉴当时著名的大纵深战役理论、闪击战理论,而是结合国情、军情、敌情、战情,实行完全自主的作战,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击战、“十大军事原则”等理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后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需要注意的是,军事理论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别,适合自己的、能打胜仗的,即使“土得掉渣”的东西一样是先进的,这是借鉴和对待军事理论应有的态度。
符合我军的语境和思维习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每支军队也都渗透着民族独有的思维和表达习惯,这种军事语境影响着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我军的军事语境是在传承历史基因的基础上,经过丰富的作战实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形成的。但是,有些人在借鉴创新理论时,直接引用外军的名词、表述方式,充当“留声机”,将大量的“西语”“美语”以“粘贴”的形式复制在我军理论中。加之翻译过程中已经造成与原义的差别,让人费解,部队则更难以贯彻落实。为此,在借鉴外军理论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我军军事理论特质,对于常用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概念、名称,如果只是叫法不同,内容上并没有实质区别,就不必为求新而改变。在确需引进时,可转化为符合我军语境体系的概念,有时即使是内容发生了变化,以执行者能正确理解为前提。刘伯承是我国军事科学主要的奠基者,他曾说:“研究军事科学的方法要博而约,约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这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借鉴创新军事理论时,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需要警惕的是,语境问题实质是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问题,长期套用外军的语境,恐将颠覆我军的语境体系,陷入别人的思维循环而迷失方向。另外,外军大肆宣传其军事理论,也不能排除是故意设计理论陷阱,更须认真加以鉴别,有选择地引进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