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世纪伟人毛泽东逝世。
从此,9月9日这一天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了特殊的情结。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生担任过的军事领导职务”这一角度去缅怀敬爱的毛主席……
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都担任过哪些军事领导职务?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虽说一般人都能说出几个,比如红四军党代表、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主席等等,但我要告诉你一共有30多个,想必也会吃惊不小。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30多个军事领导职务:
毛泽东第一个正式的军事任职是师长
中共湖南省委前委书记 1927年8月底,中共湖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组成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卢德铭、余洒度等8人为委员,领导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湘东、赣西各县工人、农民武装举行秋收起义。这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担任的军事领导职务。9月9日,34岁的毛泽东不辱使命,成功领导了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一天,距今整整90年。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于19日在文家市主持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起义部队的进军方向。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当过师长。1928年3月上旬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改编为第二师,同时组成中共第二师师委。何挺颖担任师委书记(后称党代表,相当于政委),毛泽东任师长。由于此前的湖南省委前委书记毕竟是党内职务,而且是临时性质的,因此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就成了毛泽东最早的正式军事任职,也是他一生中担任的唯一一个军事指挥员职务。可是还没等“毛师长”的称呼叫顺口,仅过了1个多月,毛泽东就不当师长了。
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第四军党代表 1928年4月中旬,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同湘南工农革命军第一、第三、第四、第七师和永兴、资兴独立团在井冈山会师,组成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下辖3个师、8个团,共1.1万人。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是为“朱毛红军”的开始。
红四军军委书记 红四军成立时,同时组成了红四军军委,领导红四军中的党组织。毛泽东任第四军军委书记,陈毅、朱德、何挺颖、袁文才、王尔琢、何长工、王佐等10余人为委员。1929年1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出击,由于战斗频繁,红四军军委停止工作。
红四军前委书记 1928年6月4日,中共中央致信给朱德、毛泽东,要求在红四军及其所在地建立前敌委员会,并指定“毛泽东、朱德、一工人同志、一农民同志及前委所在地党部的书记等5人组成,而以毛泽东为书记”。这封信于11月2日发到井冈山,11月6日成立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又称“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朱德、谭震林、宋乔生(工人代表)、毛科文(农民代表)等4人为委员。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
红四军政治部主任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地区出击。3月中旬,在福建省长汀县城进行改编,成立了军政治部,3至4月间,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
中共共同前委书记 1930年2月6日至8日,红四军前委、红五、红六军军委和中共赣西、赣南特委代表,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召开联席会议(通称“二七会议”),决定将中央指定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为指导红四、红五、红六军和赣西、赣南、赣东北、闽西、广东东江地区斗争的共同前委(有时也称“总前委”),并选举产生了中共共同前委成员,毛泽东为共同前委书记,曾山、刘士奇、朱德、潘心源为常委,黄公略、彭德怀为候补常委,方志敏、谭震林、陈毅、邓子恢、张鼎丞、袁国平、滕代远等为委员。这个共同前委就是一个联合司令部,成员包括当时湘赣闽粤各路红军主将。共同前委成员没有集中,仍分散在原单位、原地区工作。同年6月,共同前委被红一军团前委取代。
红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政治委员 1930年4月在江西省吉安县东固成立红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又称赣西南红军学校。当时归共同前委领导,共同前委书记毛泽东兼任红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政委。同年8月后,归红一方面军领导。
红一军团政治委员 1930年6月12日至22日,共同前委领导人同闽西特委领导人在福建省长汀县召开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红四、红六、红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路军(几天后改称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红一军团前委书记 红一军团成立的同时,组成红一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朱德、黄公略、陈毅、林彪、彭心源、伍中豪、谭震林为委员。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0年6月25日,中央军委为进攻南昌、会师武汉而通电: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委员为朱德、曾山、李文林、刘士奇、邓子恢、黄公略、彭德怀、王怀、林彪、彭清泉、伍中豪、谭震林、陈毅、段同泉、方志敏、邵式平。
毛泽东在红一方面军任职正值“朱毛红军”鼎盛时期
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0年8月23日,红一、红三军团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镇会师,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朱毛红军”进入鼎盛时期。这一年,朱德44岁,毛泽东37岁。
长沙浏阳市永和镇永保村李家大屋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
1931年11月,根据王明所控制的临时中央的指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红一方面军番号撤销,此后部队通称“中央红军”。后来,为了解决军事指挥问题,1932年8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兴国举行会议。在周恩来的据理力争下,会议决定重建红一方面军总部,恢复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但时隔不久,在10月江西宁都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受到“左”倾错误领导的打击。会后,被撤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前往福建长汀养病。周恩来接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 红一方面军成立的同时,组成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委员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林彪、何长工、谭震林。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管辖红一、红三军团前委、红新十二军、红三十五军军委、闽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军官学校第一、第三分校校委,并指导方面军所在地的地方党组织的工作。1931年1月1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销。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
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1年1月15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省宁都县小布(今小浦)村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又称中共苏维埃区域中央局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项英为主席,朱德、毛泽东为副主席。
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1931年2月,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成立总政治部,并兼第一方面军政治部,第一任总政治部主任由军委副主席毛泽东兼任(至1931年11月),在毛泽东养病期间,由周以栗代理。
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 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被撤销后,方面军党组织由中共苏区中央局及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为了领导前线部队和战区的地方党组织,同年5月24日在江西省宁都县南团又组成了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毛泽东为书记,朱德、彭德怀、周以栗、黄公略、林彪、谭震林、古柏为委员。临时总前委管辖红三军团前委,红三、红四、红十二、红三十五军军委和第六十四师,独立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师师委,并指导闽粤赣军区和方面军所在地的地方党组织。同年11月临时总前委与红一方面军番号同时被撤销。
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
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1年6月,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调整,毛泽东为主席,朱德、项英为副主席。当时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后改为中央军事部)主要负责白区的兵运、情报等军事工作及对苏区军委、各主力红军重大决策的指导,不直接指挥红军的作战行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成立。中共临时中央推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挤毛泽东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将毛泽东调离领导岗位。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并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为主席。毛泽东因受到排挤,只安排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担任这一职务一直到遵义会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三人小组成员奠定了毛泽东军事统帅地位
红军前敌司令部政委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在组织上对中央领导作了调整,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秦邦宪(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根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部队的统一领导,争取红军更大的机动,军委于3月4日在遵义决定“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同志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同志为前敌政治委员”。5日,朱德、毛泽东在前线鸭溪发布了作战命令。自从1932年宁都会议取消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一切职务后,这还是毛泽东第一次以明确的军内职务签署作战命令,表明他已取得对红军的公开的直接领导权。
三人指挥小组成员 1935年3月11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以区别1934年6月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又称“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三人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它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最高军事领导组织,同时也是中革军委的领导核心。许多资料证明,三人小组毛泽东是排在首位的。
“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听着不像一个正式的领导职务,但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最重要的领导职务之一,也是毛泽东重回军事领导中枢的标志。从此,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军的领导地位。
三人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五人团成员 193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由毛泽东负责军事。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和红军以后,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为缩小目标,便于行动,决定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直属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王稼祥组成的五人团,代替三人小组,领导红军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委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到达甘肃省西固县哈达铺,正式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 1935年11月3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再次成立,彭德怀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这一职务于1930年红一方面军刚成立时不一样,那时称“总政委”。1936年6月,彭德怀兼任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毛泽东专任军委主席。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长征。11月3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中央暂用西北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称;同时,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名义,命令于陕北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行使中革军委的职权。因此,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实际上是全军最高领导机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任命,巩固了毛泽东全军统帅的地位。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政委 1936年6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以西北红军大学为基础,在瓦窑堡扩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即抗日军政大学前身)。林彪任校长,毛泽东任政治委员(至1937年1月)。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与第二、第四方面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地区胜利会师。为统一军事指挥,团结对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由毛泽东等6人组成中革军委主席团(周恩来准备与蒋介石谈判,暂不参加),主持人为毛泽东。
同年12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决定,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组织,由23人组成中革军委,以毛泽东等7人组成中革军委主席团,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副主席。1936年前后,中革军委也曾使用过“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名称。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 1937年1月20日,中革军委决定,将原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林彪仍任校长,毛泽东任教育委员会主席。
1938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校门。实际上,当时校名并没有“人民”二字。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担任时间最长的军事领导职务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7年7月7日,全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年8月22日至25日在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军委,作为中共中央领导各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军事领导机构。其成员由11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亦称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副书记(亦称副主席),以后又追加刘少奇、彭德怀为副主席。注意,此时的中央军委有“革命”二字。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23日组成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机构和成员没有变化,但名称中没有“革命”。1948年11月21日,根据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军委在对外公开发布命令时,使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称。
王家坪是延安时期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代主任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由任弼时担任。1938年3月,任弼时赴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在前方和出国期间,由毛泽东代理总政治部主任。同年8月,王稼祥从苏联回国后,接任总政治部主任。
王家坪总政治部会议室。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为副主席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成员共有28人。其中共产党员21人,民主人士(起义将领)7人,与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一样,明显带有统战性质。由于原中共中央军委成员全部进入中革军委,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即行停止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的“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通知书。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
1949年10月20日,毛泽东等同出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合影。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原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撤销,军事领导机关由隶属全国政权系统改为隶属中共中央系统。中共中央军委由12人组成,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彭德怀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以后又增设副主席和常委。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长达2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 根据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是咨询和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不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毛泽东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并任国防委员会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等15人为副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接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1954年毛泽东和国防委员会委员合影。
纵观毛泽东一生的军事任职,早期变动频繁,多担任党代表、书记、政委一类的职务;中后期渐趋稳定,主要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一生中还担任过一些党政职务,如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但军事任职占绝大多数,这也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绝对真理和“党指挥枪”根本原则的最好诠释。
(作者系军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