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秋风劲,高新技术耀京城。
9月24日,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落下帷幕。一周时间内,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与展出。
“神威·太湖之光”、龙芯系列自主可控高性能处理器、量子保密通信、高精度原子钟、自主水下机器人……一大批国之重器、强军利器、创新锐器集中亮相,众多前瞻性、颠覆性、创新性成果首次展示。
纵览这些涉及海洋、网络、太空等领域的参展装备,有两个亮点最为惹眼:一个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另一个是“核心关键技术”。“自主”+“核心”,标志着我国军民融合由初步向深度发展迈上新高度,迎来新时代。
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坚实行动。这些强国强军重器,激荡起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彰显着中国国家整体力量的提升。
独立自主是科技创新的先决条件,核心技术是科技兴军的重要支撑。海洋、太空、生物、网络空间、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战争胜负新的较量场、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新空间,也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不融则败,缓融则衰。如果我们长期在低层次徘徊,融不进来、深不下去,没有自主产权,没有核心技术,就可能与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形成新的技术鸿沟或代差,后果不堪设想。
曾几何时,一谈到军民融合,人们总会想到“小推车”。但这些年来,尤其是在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先进感知等信息技术领域,一大批“高、精、尖”的军民融合高技术装备纷纷亮相。从神舟飞船“上九天揽月”到蛟龙号“下五洋捉鳖”,从北斗导航成为宇宙“千里眼”到天舟一号发出首单“太空快递”……军民融合对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真正的核心技术、自主产权,市场换不来,有钱也买不来,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主动融合、主动转化。专家称,近年来我国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水平。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以“前进中的迷航”来形容对重大科技创新的焦虑。这是因为,进入“无人区”后,“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事实上,这是进入领跑阶段后不可逾越的生存法则,也是军民深度融合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梦想的力量催人奋进,未来的任务艰巨繁重。高新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存在许多“处女地”,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勇于“第一个吃螃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研发,突破尖端技术,掌握核心优势,真正让“自主”+“核心”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强引擎,才能在未知之地留下坚实脚印。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春风马蹄疾。这样的历史机遇,我们不容错过;这样的如山使命,我们必须扛起。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