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顺利返回之际,本报记者连线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关键岗位人员,与你分享首飞成功背后的细节和故事——
“新长征”路上的自信表达
■本报记者 邹维荣 贾保华 王通化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着陆成功!回收成功!
声声喜报传来之际,那句悬挂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醒目标语,再一次在记者心头回荡:“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
何为百倍信心?何为首次标准?记者连线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关键岗位人员,倾听他们讲述首飞成功背后的细节和故事。
这是“新长征”路上的自信表达。记者相信,这些细节和故事里,有我们要找寻的答案。
走进这些岗位,聚焦这些面孔,便触摸到了中国航天人的动人底色。
岗位 发射场指控大厅
01号指挥员王光义:“我的背后站着太多人”
“5、4、3、2、1,点火!”
属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这第一声“点火”口令,已经载入中国航天史册。
这声让无数国人屏息倾听的口令,来自发射场01号指挥员王光义。
随着这声“点火”口令,王光义一下子“火”了。各路媒体的镜头追着他、闪光灯围着他,他只得不断重复着一句相同的话:“01号只是任务中的一个代号,我只是按规定执行了任务程序而已。”
语气淡定得不能再淡定,平静得不能再平静。只有熟悉王光义的人才知道,平静的背后是经验的积累。从控制系统测试到试验任务组织指挥,从01号指挥员辅助决策到01号指挥员,王光义一干就是17年,先后参加了50多次发射任务,发出的指令数以万计,无一差错。
01号指挥员并非“念念口令”那么简单,需要详细了解每个分系统。此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的17个分系统以及产品研制部门等很多信息,都要汇总到王光义这儿。
发射前一天的晚上,记者碰到王光义。他的眼神和表情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01号只有一个,但我的背后站着太多人,是这些人让我信心百倍!”
王光义说,他下达口令依靠的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指挥显示系统,可以将发射场五大系统——测发、测控、通信、气象、勤务保障所有的数据综合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展示,让指挥员的决策判断更加全面。
事实上,不仅是指挥系统,在全新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国产操作系统和软件的使用,正在提升整个发射场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些,都是王光义的自信之源。
岗位 电力中心变电站
技师阳衡东:“更完美的永远是下一次”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直刺苍穹的瞬间,阳衡东和周围的人一起跳了起来,随后大声呐喊。
这位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电力中心变电站技师,选择以这种方式庆祝此刻的胜利。尽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是无数次在脑子里预想的结果,但阳衡东总是怕出现“意想不到的事”。
这不,意想不到的事竟然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前一天晚上骤然来临,着实吓了阳衡东一跳。当时,他正在发射阵地高压配电室值班,突然发现录波装置启动告警!
阳衡东沉着冷静,经过一番紧急排查,很快找到原因:由于雷击造成故障跳闸,引起电压瞬时跌落。他迅速切换电路,保证了系统设备状态正常运转。
在火箭发射任务中,供电系统被称为发射场的“心脏”。阳衡东深知电力在长征七号发射试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告诉记者,为保证电力供应万无一失,变电站在细节上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为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他们使用了一把特殊的“五防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需要先解码再操作,解码的过程便是细节提醒和警示的过程。
据悉,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心供电站经受住了2014年“威马逊”超强台风的考验。考验背后,不仅是他们所采用的技术先进的供电设备,更是他们的责任心。
6月26日上午,记者到变电站采访时,阳衡东正在设备间满头大汗地检查线路情况。记者问:“长征七号发射成功了,怎么还在忙?”他说:“‘长七’首飞成功了,还有‘长五’呢!对于我来说,更完美的永远是下一次!”
岗位 铜鼓岭测控站
雷达分系统指挥员罗昊:“每一个数据都与梦想相连”
只要盯着计算机里那些曲线和数据,罗昊的脸上就会露出招牌式的“痴迷”表情。
身为铜鼓岭跟踪雷达系统指挥员,罗昊负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飞行测控“第一棒”。他监测的轨迹、数据对于后面测控站点的持续跟踪至关重要。“如果我在火箭发射初始段没有跟踪到目标的话,下一站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捕获目标,跟踪测量目标就非常难。在广袤的空域捕捉目标如同大海里捞针。”
在火箭发射任务中,测控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火箭在哪儿,并接收火箭传回的数据,最终判断火箭飞行的状态。罗昊的任务,就是从火箭一点火就开始跟踪测量。
发射前夜,罗昊告诉记者,点火成功并不意味着火箭发射成功,一旦发现火箭有异常,指挥员要根据跟踪的数据来决定是否需要启动火箭的自毁程序。
“你看看,这里捕获的每一个数据都与梦想相连。”罗昊的梦想,便是参与航天事业。那是4年前,谁也没想到这个擅长诗词、写作、绘画、篆刻和书法的成都青年,在研究生毕业前夕,选择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临来时,他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成人离家舍故土,都城入眼渐远处。再问抉择犹不悔,见吾寻梦航天途。”
梦想驱动让罗昊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为了提高跟踪能力,罗昊带领团队在3个月内完成了测控设备一键式跟踪研究,并成功应用于某新型雷达设备。
“当我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一个个测量数据传回指挥控制中心时,我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罗昊说。
岗位 发测站煤油加注
操作手毛志强:“最难的是为自己加注”
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晒长征七号烈焰腾空的壮美瞬间,长征七号火箭煤油加注操作手毛志强自豪极了。“长征七号身上的第一滴‘血液’——煤油,可是我加注的!”发射成功第一时间,他打电话告诉自己年幼的女儿。
推进剂加注工作历来被航天人视为“在刀尖上跳舞”,稍有差池就可能酿成大祸。毛志强坦言,“按下加注电钮那一刻,心情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这一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需要加入多达170吨的煤油,首次使用大流量加注技术。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煤油加注系统的首次实战。毛志强和同事们打赢了这次实战,按照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他们做到了零失误、零差错。面对如此战绩,毛志强沉吟片刻说:“其实为火箭加注不算最难,最难的是为自己加注!”
为自己加注?记者第一次听到这一新奇的提法,不免好奇。毛志强的目光落在书桌上女儿的照片上又迅速收回。他说:“由于长期分居两地,加上首飞任务繁重,我们很多同事已经有大半年没和家人见面了。”
“我们为自己加注的办法,就是相互晒自己家人的照片。”毛志强说到这里,脸上灿烂起来,“发射那天,家里人都在电视里看着我们呢,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失败!”
毛志强告诉记者,他的最新打算是买一个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缩比模型,连同火箭发射的照片,寄回去后送给女儿当生日礼物。
岗位 西沙琛航岛测控站
测控分系统指挥员张翔:“标准永远在自己手里”
这里是我国唯一的深海陆基测控站——西沙琛航岛测控站。
“可以交卷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喜讯传来,看着同事们紧紧相拥、热泪盈眶的场面,这句话从测控分系统指挥员张翔的内心深处升腾而起。
从2011年建站那天起,这个面积仅0.45平方公里的小岛,便成为张翔和同事们的“考场”。
那年,2艘船艇搭载设备设施运输上岛,因为担心设备被碰坏,张翔和组员们一起轮流在底舱守护。由于风大浪急,那一次他们每个人都晕船呕吐。在又闷又热的空间里,他们颠簸航行了近30个小时。靠岸的那一刻,张翔发誓下辈子再也不坐船了。可是,只要一有任务,他又义无反顾地出发。
无数次出发,他们迎来发射场测控设备全系统综合校飞的时刻。这是检验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恰在这时,张翔负责的统一测控设备遭遇不明信号干扰,跟踪目标无法锁定!虽然最终排除了故障,但那次之后,张翔告诉同事也告诉自己:“什么叫首次标准?标准别人定得再高,如果自己要求不高,那标准就是空的,标准其实永远在自己手里!”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启动后,张翔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谨慎、细心。设备开孔,他带领组员顶着烈日和海风,爬高塔上吊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备标校工作,用满脸的“西沙黑”,为执行首飞任务标定了最为精确的基准。备品备件测试,他每一块都不放过,每一项都要测试。用他的话讲:“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时无备。”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后570余秒,琛航岛测控站顺利将测控“接力棒”交到了远望号测量船的手中。那一刻,张翔发现,他已经爱上这个“考场”了。
岗位 酒泉东风着陆场
调度指挥杜运新:“难度越大越要挑战”
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缩比返回舱拖着红白相间的大伞,缓缓降落到地面时,一直坐在直升机内调度指挥的杜运新,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紧绷多日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
这次任务,酒泉东风着陆场系统采用“空中搜索、地面回收”方式,成立了直升机分队、地面分队等搜索回收力量,杜运新就是直升机分队的负责人。
“直升机分队主要承担返回舱空中搜索、地面处置等任务,功能包括搜索回收指挥、返回舱搜索定向、悬停施放人员和装备等内容。”说起直升机分队的职责,杜运新如数家珍。
事实上,杜运新肩上的担子非常重,作为某救生大队大队长,早在2014年,他就带领部队进驻东风着陆场,开始了为期两年多的勘场训练生活。
“东风着陆场地形地貌非常复杂,涵盖了山区、戈壁、沙漠、干涸湖区、沙化草地区、低矮丘陵区、河区等多种地形。规划的返回舱开伞区域范围,是神舟飞船返回舱着陆散布范围的16.7倍,搜索回收的难度非常大。”杜运新说。
“难度越大越要挑战!”为了做到“搜得着、进得去、降得下、运得出”,杜运新带领搜救部队深入着陆场区,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勘察工作,行走里程达4万余公里,掌握了丰富的数据资料。
“这期间,我们还先后攻克了沙漠穿越、沙漠重载运输、搭建直升机简易停机坪等技术难题,培养锻炼了多支技术队伍,为顺利完成搜索回收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杜运新说。
(本文协助采访:许京木、屠海超、张文军、颜瑜奇、陈俊环)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2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