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用以考察和研究军事问题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特殊军事价值。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强调:“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
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更应重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特殊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意识主导物质的现象也是常有之事。战场无亚军,军事领域的较量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容不得迟缓、慵懒和等靠。对物质技术进步的观望、等靠绝不可能换来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和战斗力的领先。形成和保持军事优势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人的敏锐洞察力、超前的能动思维和大胆的开创性实践。
火药发明于中国,但这种划时代的发明在中国并没有第一时间被用于军事,也没有给古代中国的军事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却促成了西方国家的军事变革,以至于没落的清王朝最后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大门,落到了任人宰割的悲惨下场。英国于一战时期发明和运用了坦克,但最早使坦克真正发挥巨大战争威力的却是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更为可悲的是,此时的法国仍迷信于一战时期绵亘的防御阵地所具有的强大御敌能力,但在德军坦克、飞机、大炮的“闪击”之下,其苦心经营的马其诺防线很快被突破,整片国土也在一月之内沦陷。历史充分证明,今天对于军事发展上的迟缓和等靠,必然会造成明天战争中的被动以致败亡。
一定历史时期内,军事赖以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技术水平总体状况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物质技术水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加速发展,为军事技术发展运用提供了现成基础和更多可能性。历史告诫我们,能否实现军事上的快速发展,关键看是否有强烈的愿望和能力,在军事领域应用和发展现有最先进的物质技术,并进而能动持续地推进军事理论、体制编制等的全方位变革,其结果如何将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因此,在具体历史时期内,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于推动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价值。
信息化战争正在深入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已然走在世界前列。后发国家不能等靠物质技术的进步,而应着眼维护国家利益对军事上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研判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制胜机理和手段,基于现有物质技术条件,敏锐察觉和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加强理论研究与实验论证,超前主动设计,依靠自主创新,尽快改变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体制编制发展亦步亦趋的被动跟进态势,掌握军事发展的主动权。为此,必须积极推动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体制编制、战略战术等创新,持续推动军事实力整体提升,尽快形成强大军事实力和对敌威慑优势。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我军可能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酷得多的战场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同时,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精神因素,发挥各级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智慧和谋略弥补物质技术条件的不足,提升战斗力,实现以劣胜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