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江西省婺源县人武部积极探索扶贫帮困新模式 党员服务驿站架起“致富桥”
时间:2018-04-24 浏览:152893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赵 利 梅永前

4月上旬,记者慕名来到江西省婺源县许村镇汾水村,见到了久有耳闻的党员服务驿站。结对帮扶干部、县林业局派驻汾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程元兴介绍说:“汾水村能在全镇率先摘帽脱贫,归功于县人武部帮扶建起了这个党员服务驿站,小驿站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大作用。”

2016年3月,婺源县人武部开始结对帮扶汾水村。人武部领导满怀信心,因为婺源被誉为“最美乡村”,而汾水又素有“婺西绿谷”美誉,有这样的“金山银山”还怕不脱贫?然而,人武部干部职工第一次进村帮扶就傻了眼,“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小康送上门”的现象在这个村很普遍。时任村支书潘文彬愁苦地说:“这两年国家政策好了,有些贫困户宁可窝在家里‘等饭吃’,也不愿走出家门‘找饭吃’,全村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等得着温饱,等不来小康。婺源县人武部政委周洪禄多次走村入户,与村党支部一班人共同寻找穷根。他们分析感到,表面看是村民不知道脱贫出路在哪里,而根子则是缺少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于是,他们联系实际,把贫困户方足香老人废弃的危旧房加以利用,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党员服务驿站,免费用于开展乡村大讲堂和作为便民服务场所,把村里的50名党员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携手奔小康。

进入驿站,已看不到危房的模样,鲜红的党旗下,“汾水乡村大讲堂”几个字赫然入目,整齐的桌椅摆放着党的理论和致富书籍。屋子后面的桌子上摆放着香菇、皇菊、铁皮石斛等各种土特产,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挑选,一旁的导购应接不暇。随行的程元兴书记介绍说:“这位导购叫吕明允,是村里的酿酒户,以前酿出好酒愁销路;如今依托党员服务驿站,他酿的酒受众多游客青睐,每年卖酒就有7、8万元入账。”

据介绍,党员服务驿站建成后,贫困户受益最大。吕海印就是一个受益者,他们夫妻由于身体都有残疾,生活十分拮据,2016年,县人武部干部和他家结对后,通过党员服务驿站实施“一对一”帮扶,家庭收入连年翻番,不仅如期脱了贫,还建起了三层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年41岁的金美娟也是该村贫困户,她自身患有慢性病,还要抚养3个孩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通过党员服务驿站技术帮扶,金美娟入股苗木种植,家庭每年可增加近万元收入。

修桥铺路不如帮带支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此,婺源县人武部部长胡小刚深有感触,他掰着手指数着讲,一年多来,通过党员服务驿站这个载体,他们先后开办了16场乡村大讲堂,传授种养殖技术;帮扶建立了古建保护、涉旅产业开发和家风家训传承等8个服务型党小组、24个党员服务“微岗位”,服务类型也由当初的扶贫领域延伸到旅游、党建、卫生等其它领域,覆盖全村的功能性党小组网格化管理基本形成,党员“一对一”帮扶公示牌在全村随处可见。

在贫困户吕苗高的皇菊种植地,记者见到地头竖着一块“精准扶贫党员帮扶点”标示牌,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右下角印有汾水党建的二维码,吕苗高家庭的帮扶信息立刻出现在手机上,里面详细记录着“帮扶责任党员李文英,2017年种植皇菊收益7300元,2018年计划再扩种1.2亩……”正在这时,前来地里除草的吕苗高迎了过来,他乐呵呵地说:“这个东西真是神了,扫一扫就可看到地里收益情况,邻里之间有了比较,下地干活也更勤了。”

走进汾水村委会,记者看到这里房屋虽然陈旧,但却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党员示范展风采”“我是党员我带头”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附近的村民得知县人武部帮扶干部来了,纷纷围了过来报喜:“我们村小组试种的3亩皇菊喜获丰收,并且销售一空,贫困户平均增收700元”“我家房屋翻新了,儿子也找上媳妇了”……看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齐文华在扶贫日记中写道:“新时代、新征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在路上!”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