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对网络上调侃、戏说英雄烈士现象不以为意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高中二(四)班学生李同,在6月5日的历史课上,当听到郑殿军老师讲述抗联烈士——“镜泊英雄”陈翰章的感人故事后,深有感触地说:“一想到以前的无知,就感到惭愧。”
像李同一样,全班所有同学都受到极大触动,纷纷表示要弘扬好英雄烈士精神,维护好英雄烈士形象。对此,延边州国教委领导说,这是他们把尊崇英雄烈士作为全州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切入点,坚持用英烈精神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所取得的效果。
前不久,延边州国教办对全州中小学国防教育情况调查发现,有少部分学生把网络上一些丑化、调侃、戏说英雄烈士现象当成了一种娱乐行为,有的甚至还津津乐道。对此,他们感到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在形成期,如不及时有效引导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必须结合学校德育教育主动作为,矫正是非观念,不断地深化国防教育,筑牢“精神长城”。
具象化的国防教育最有感染力。国教办协调州教育局等单位召开专题例会,与会人员感到延边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满特委的根据地,解放战争的可靠后方,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有16300多名各族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素有“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之称。这些家乡的红色资源也最容易让学生感触到英雄烈士的不朽灵魂。为此,他们决定把红色乡土教材作为全州中小学生的必读内容,精选10大抗联英烈事迹丰富历史课堂,唤醒青少年的家国情怀。
为确保教育质量,他们邀请专家、老干部、师生代表,根据中小学生的心里认知特点,在《延边抗日英烈》收录的102位英烈中,遴选出24岁就当上东满特委书记、27岁牺牲的童长荣,在延边土生土长的23岁任师长、27岁牺牲的陈翰章等10位英烈,作为今年中小学历史课的必修内容。为此,他们委派专人到烈士家乡采访了解战斗事迹、查阅各类史志资料,尽力让英烈事迹更加生动感人。在校园广泛开展红色演讲、红色辩论、红色故事会等配合活动,持续开展公祭、瞻仰等仪式感强的教育实践,积极营造“知英烈、敬英烈、学英烈”的浓厚氛围。
为扩大社会影响力,下一步他们将针对民兵、公职人员等不同群体,进行有效覆盖,把国防教育继续推向深入,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