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红军宣传标语墙 于都一农家守护了84载(图)
时间:2016-09-05 浏览:744 来源:本网站 作者:admin

记者 王燕 文/图

中国江西网讯 赣州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坝子上组有一栋坐南朝北的瓦房。据村民介绍,1932年,红军曾在这里小住,并在墙上留下了红军标语。时隔84年,红军标语依旧清晰地刻画在墙上,这里面包含了村里赖家农户祖祖辈辈守护的功劳,更映衬出了农户与红军之间结下的深深情缘。据了解,如今这栋房子连同墙上的标语已被于都县政府列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刻有红军标语的赖家老屋

外墙上的漫画栩栩如生

曾祖父让红军在家小住

1932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三军三十八师攻打赣州城时,三十八师一百一十四团机关枪连12名战士在于都县罗江乡新屋村进行战前休整,临时住在当地老乡家中。

“听我父亲说,1932年,他才11岁,有一天早上起床后,看见村子房前屋后的谷场、树林里、大路上,住满了红军,大概有千把人吧,他们是参加围攻赣州城的三十八师,在村里休整的。”现在这栋房子的房主赖如亮告诉记者,房子是他的曾祖父赖德位建造的,共有两栋,一栋坐南朝北,另一栋坐西向东。

“坐西向东的是一栋两层楼围屋,二楼有三个房间,曾祖父安排红军就住在了那里。”赖如亮说,红军战士虽然在村里只休整了3天,但和村民的关系都很好,不仅帮助村民干农活,还教他的父亲赖厚祥读书写字。

“有一天,一个红军班长带着两个红军拿着毛笔、拎着墨汁来到我家,说想在我家的墙壁上写标语画漫画,希望征得我们同意。我们村当时只有30多人,其中5人参加了红军,村里人对红军特别有感情。于是我家当场就答应了。”赖如亮说,到了中午,他们写完了,只见两面墙壁写满了红军标语,并配上漫画。红军班长手指着墙上的落款说:“这就是我的名字。”由此,他们才知道这名红军班长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南志俊。

祖父受影响也当了红军

写完标语,南班长紧紧握着赖家长辈的手,再三表示感谢,并承诺革命胜利后会回来看望乡亲们。不久,红军开走了,临别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前去相送,依依惜别。

值得一提的是,于都赖家农户不仅腾出房间让红军小住,还支持家属参军,增援红军队伍。赖如亮的堂弟赖金华告诉记者,曾祖父赖德位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就当了红军。“可能是受红军的影响,二爷爷赖福隆在1932年也当了红军,并跟大部队一起离开了村,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当时二爷爷刚刚当上父亲,儿子还很小,之后的日子,二奶奶独自带着孩子。”

据赖金华介绍,祖父赖福星排行老大,二爷爷当了红军,三爷爷务农,四爷爷英年早逝。“分家的时候,曾祖父把坐南朝北的瓦房分给了祖父和二爷爷,后来这栋房子由祖父继承,祖父传给伯父赖厚祥,伯父再传给堂哥赖如亮,而这标语墙也就在祖祖辈辈的传承和守护下保留到了现在。”

父辈用一生守护标语墙

赖金华告诉记者,2006年新农村建设时,村里看瓦屋太旧,且影响了规划,于是把红军住过的那栋坐西向东的两层围屋拆掉了,重建了一栋三层楼房。但另一栋坐南朝北的瓦房则保留了下来,且还成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

8月17日,记者在赖家老屋的外墙上看到,这面保存着红军标语的土坯墙已经泛黄,但用毛笔书写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土豪劣绅压迫农民剥削穷人”“建立苏维埃政府于全中国”“红军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兵”……漫画也栩栩如生,《农人打柴》生动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现状,《南京政府的洋房》、《老鼠和白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军阀的丑恶形象……

据介绍,1934年10月,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了万里长征路。没过多久,国民党军队占领于都。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赖如亮的祖父带着赖厚祥把墙上的红军标语和漫画全部用黄泥巴糊了一遍。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标语才重见天日,只是字迹有些模糊。为此,他们请来一个懂书法的老师专门进行临摹、修复。

“父亲生前一直住在这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得了风湿病,手脚不灵便,尽管子孙都叫他去新房住,但父亲舍不得这房子和红军标语,一直看管和守护着,直到2009年去世。”赖如亮说。

农户后代盼见红军家人

赖厚祥去世后,这栋标语墙瓦房已没有住人,而是用来堆放杂物。2012年1月12日,于都县人民政府把这栋房子评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房子外挂牌、立碑。

“现在老屋墙上大的标语有27条,漫画5幅,已经成了我们于都县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了,每年都有学生和游客过来参观。”于都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

此外,赖家农户信守承诺、祖辈守护标语墙的事迹也被当地传为佳话。赖如亮说,南志俊班长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有100来岁了。如今,他们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他或他的家人见一面,即使无法相见,能知道他或他家人的消息也满足了。

采访中,记者从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处了解到,原本他们有去寻找南志俊及其后代,让两家人再次相聚的想法,但因为信息量有限,除了知道南志俊的名字外,再无其他消息,因而至今也没有找到南志俊以及当年那批入住此地的其他红军战士。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