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士兵制造”:看看那些来自士兵的发明
时间:2016-04-27 浏览:746 来源:本网站 作者:admin

 “士兵制造”为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陆军某通信团上士杨虎军发明“枪柜微光照明装置”

 ●海军某防空旅中士王怀兵发明“线路缠绕装置”

 开门灯亮,关门灯灭——这个在冰箱上再普通不过的功能,却是“枪柜微光照明装置”发明者、第41集团军某通信团上士杨虎军必须解决的问题:让领取枪支像开冰箱取物一样方便快捷。

 “这一技术革新成果是被问题逼出来的。”杨虎军介绍,按照“三分四定”的规定,所有入柜存放的武器装备要按建制序列分类放置、定人定位。夜间光线暗,导致拉动时常常出现误拿枪支和拥堵的现象,减慢了出动速度。

 从冰箱开门灯亮、关门灯灭中受到启发,杨虎军很快发明了“枪柜微光照明装置”,该装置的优势在于造价低廉、构造简单、续航持久。

 在连队兵器室,记者打开墨绿色铁皮柜,一个火柴盒大的装置映入眼帘。细细打量,其实是一个电源与灯泡串联电路,配合简易的触发装置。效果如何?应记者要求,连队进行了现场演示。把灯熄掉、关闭门窗,兵器室内瞬间漆黑一片。只见杨虎军打开枪柜后,一盏发着微光的小灯亮了,枪支编号、位置依稀可见。

 紧接着,战士们鱼贯而入,依次取枪。一阵紧张有序的忙碌后,战士们集结完毕。记者掐表,一个连队按要求全员全装紧急出动,用时比以往缩短3分钟左右。

 符不符合夜间灯火管制的要求?该团作训股股长冷先勇回答:“这种灯泡功率低,光线柔和,相当于萤火虫发出的亮度,完全符合战备要求,电池充满电后,可保证灯泡持续工作3个月左右。”

 以前需要两个人一拽一跑协同操作,现在一个人就能收发自如……”4月中旬,海军某防空旅一次战备等级转换训练中,某型雷达操作号手、中士王怀兵发明的“线路缠绕装置”,使收发电缆时间比以往大幅缩短。

 过去电缆在收放时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出现绕线拖拽现象,进而造成电缆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怀兵利用损坏器材上的轴承、小轮子、钢管等旧器件进行革新,变废为宝,完成了他的小发明——线路缠绕装置。

 笔者了解到,在该旅,类似这样的小革新还有很多:工程师赵海涛针对驻地的环境特点,研发出“特种车辆燃油供给系统清洗设备”,有效解决了燃油供给油路堵塞的问题;上士郭维亮制作的夜间识别标志辅助器,解决了夜训器材短缺的不足……据该旅旅长赵顶峰介绍,为破解训练难题、提升部队战斗力,他们先后制订《新装备训练器材革新奖励办法》等多项措施,激发广大官兵创新潜能,形成“全员创新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已有20多项革新成果在全旅范围内推广。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