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每一个孩童而言,今朝的儿童节都与欢笑和鲜花相伴。然而,当时光流传到80年之前,硝烟却“弥漫”在中国孩子们的生活里。
在民族危亡之际,一批又一批儿童英雄跟随父辈,用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战职责:他们的经历幻化成革命征程上的“里程碑”,也化作了我们心中无法言说的伤痛;他们的事迹经过艺术之手的雕琢,演变成了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但愿,历史“老人”能够拂去他们身上厚厚的风沙。如果今天,他们还活着,相信阳光定会洒进他们的生活,还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童年。
谢荣策
经典瞬间:荣策见到了荣环哥说:“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诉我妈妈,不要难过,革命是胜利的。”
燃情片段:谢荣策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的欺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地主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担任茨榆坨村儿童团长。
1948年,龟缩在沈阳城里的国民党军队,妄图打通沈辽要道。为了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撤出,荣策直奔谢家坟走去。当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岗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敌人追上后,枪口对准他们凶狠地叫嚷:“你们是不是儿童团?快说!不说实话就崩了你们!”荣策不谎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干什么的,带走。”于是,荣策和荣环被敌人捆绑着拴在马缰上,带到村子里。当天下午,这伙骑兵押着荣策回到团部驻地四方台村。 国民党以为荣策年纪小,只要稍用严刑就可以从荣策口中得到我军情报,“你们的部队上哪去了?你们那帮穷人头子都跑到哪去了?”敌副官恶狠狠地追问。荣策瞪着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敌人咆哮着:“来人,夹他手指头!”敌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夹住荣策的十指,荣策用尽全力反抗着。一会儿工夫,荣策的脸变得苍白,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国民党骑兵团长尚其悦见荣策不怯硬,便耍起软招。他们把荣策带到团部,荣策虽遍体鳞伤、疼痛难忍,但他仍坚强地挺着腰板走。一进屋,尚其悦来到荣策面前,哈哈大笑说,“我看你年纪小,又聪明能干,以后就给我当个勤务兵吧。”荣策满腔怒火,他猛地闯到尚其悦跟前说:“呸!我是共产党儿童团长。你这个团长当不多久了!等我们大部队回来抓到你,我还要审讯你呢!”
3月13日早晨,荣策见到了荣环哥说:“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诉我妈妈,不要难过,革命是胜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变,乌云压顶,北风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庙前变得杀气腾腾。敌人押着荣策和肖洪义,谢荣策神色自若,步履坚定地登上广场。罪恶的子弹打响了,年仅16岁的谢荣策和肖洪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海娃
燃情片段:一天傍晚,海娃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爸爸突然来了,还从怀里掏出一封鸡毛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
鬼子来了,而且在步步逼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 “站住!”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鬼子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
鸡叫两遍了。海娃悄悄地站了起来,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海娃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鸡毛信呢?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歪嘴黑狗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让他回去给鬼子带路。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远远落在后面,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再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太阳从窗口射进来。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海娃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李爱民
经典瞬间:爱民忍着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说,死就死我一个,不能对不起八路军。
燃情片段: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
这一天天黑,王七叔要组织一个儿童武装宣传队,到伪军的炮楼周围去贴抗日的标语。在月光下,儿童团员们跟着王七叔摸到了伪军炮楼下。四周静悄悄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哨兵的身影。王七叔在炮楼的南侧故意站起来跑了两步,又迅速趴了下来。敌人的哨兵发现有人影晃动,急忙朝南边打了两枪,并且喊道:“有人,有人!”炮楼里的机枪也打了起来,敌人被吸引到了南侧。爱民趁敌人不注意,向炮楼北侧跑去,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天亮以后,敌人炮楼周围到处是抗日的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替日本人当炮灰”。过了两天,还真有几个伪军投降了八路军。
1943年,李爱民的家乡白家庄被鬼子占领了。又到麦收的时候了,白家庄的群众夜里到他们的地里收割麦子。爱民背着一小口袋麦穗走在前面,和大伙拉开了一段距离,为的是一但被鬼子发现,就赶紧给大家报信,好迅速转移。眼看就要走出敌占区了,已经能看到东沟了。忽然,右面山上响了一枪,接着,出现了几个人影。爱民转身想往回走,已经来不及了。一个鬼子从路边钻了出来,挡住爱民的去路,大喊道:“干什么的?”爱民沉着地应道:“自己人!” “口令!”什么口令?爱民被问住了,可他一点没有慌。只听他大声咳嗽了三声,这是暗号,告诉后面的人有情况。大家伙迅速疏散到路边的庄家地里了。鬼子的机枪响了,子弹打中了爱民的腿,他倒下了。鬼子开始逼供,硬的不行,鬼子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引诱爱民说:“小孩,你的说实话,皇军大大的赏!”爱民接过糖,使劲朝鬼子军官的脸上砸过去,说道:“谁稀罕你的臭糖!”
鬼子军官大发脾气,用脚踹向爱民,一脚又一脚,爱民倒在了地上。爱民忍着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说,死就死我一个,不能对不起八路军。鬼子军官见爱民死活不屈服,恼羞成怒,抽出大刀向爱民刺去。为反抗日本鬼子,13岁的爱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周银海
经典瞬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
燃情片段: 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年幼的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
1947年1月拂晓时分,国民党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已成为儿童团团长的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不幸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恨透了他们,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从上午直到深夜,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解放后,靖江文教科曾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儿童团长周银海》一文,以他的光辉事迹教育全县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