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纪念馆
经历伤痛浴火重生
■记者 张筱悦 特约记者 张 锋 通讯员 杨小应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愈发深刻的痛楚中才能产生更为透彻的觉醒。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行,好像螺旋一样,每次多绕一个弯,就会上升一节,湘江战役就是这弯弯坎坎儿中最为深刻的一环。
追随着历史的足迹,8月16日,记者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探访坐落于此的湘江战役纪念馆。
如今,从北京到兴安,距离1672公里,动车10小时;曾经,为横渡30公里的湘江,用时7昼夜,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折损至3万余人。通身红色的纪念馆仿佛也在提醒着人们,血的教训,不容忘却。
1934年冬,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蒋介石和湘桂粤军阀在湘江以东地区布下的号称“铁三角”的第4道封锁线,陷入危难时刻。那个冬天,炮火声响彻天际,厮杀声不绝于耳,从兴安到全州60余公里的战线,平均每1米多倒下1人,鲜血染红了湘江水。
今天,记者站在位于湘江源头兴安县城的湘江战役纪念馆前,花草丛生,绿树环绕,通身红色、八角帽状的纪念馆,在阳光的照射下,红的明艳,红的耀眼。不远处的石椅上,一对母子在树下乘凉,小孩不时地仰起头,笑着看看母亲,宁静而祥和。
是什么改变了历史局面?拾级而上,记者进入湘江战役纪念馆,试图在这里寻找答案。
在纪念馆里,一个两头尖尖的菱形竹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讲解员陈琼介绍说,当时红军条件极其艰苦,行进过程中穿的都是布鞋甚至草鞋,桂军将这种有毒的竹签埋在途中,红军一旦踩到就会穿透脚心。
这是锥心的痛。
除了展品,许多战争的模拟场景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场景,敌我双方在厮杀,周围炮火不断,枪声、爆炸声、怒吼声此起彼伏,一位红军战士受伤倒地,生命垂危,挣扎着把手伸向远处的战友,他的伤口在淌血。
这是不甘的痛。
继续往前走,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光辉形象映入眼帘。在湘江战役中,他率领全师官兵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4天5夜,最后重伤被俘。为了不落入敌人手中,押送途中,他扯断肠子慷慨就义。
这是仇恨的痛。
痛得越深刻,醒得越透彻。湘江战役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深刻反思,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历史从此进入转折点。
“从湘江战役来看,当年红军能突破重兵围堵,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红军将士拥有‘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随行的县人武部部长汪清平感慨地说,“当前,我军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但改革的征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条条‘封锁线’并不亚于当年,更需要我们大力弘扬这种‘三勇’精神。”
“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离开湘江战役纪念馆,置身当年红军突围时的界首镇渡口,望着缓缓流淌的湘江水,记者仿佛听到了82年前朱老总在湘江战役上的呐喊,一股暖流在血液里奔腾:今天,面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遇到的矛盾难题,我们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像当年红军将士一样突出“重围”,趟开一条浴火重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