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
时间:2016-09-23 浏览:609 来源:本网站 作者:admin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6-09-22 01:3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胡锦涛文选》第二卷,收入了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12月6日至2007年10月15日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示等82篇,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现将《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如下。

《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2002年12月6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讲话。讲话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指出: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2003年2月26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2003年7月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03年7月28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从长远看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公共卫生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和创新等九个方面工作。指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外交工作新局面》(2003年8月2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驻外使节小型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重要启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做好外交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我国独特的外交传统和外交风格概括起来就是:高屋建瓴、见微知著,原则坚定、策略灵活,实事求是、求同存异,不畏强权、主持公道,平等待人、说话算数,沉着冷静、处变不惊,以理服人、不卑不亢。强调: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外交工作,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布局,坚持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展示公正、民主、进步形象。尤其要注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多极和单极的关系,加快我国发展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维护我国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关系,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10月1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正确处理增长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为民、务实、清廉》(2003年10月1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不懈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清廉,就是要坚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树立正确政绩观》(2003年11月27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树立正确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强调:考核评价各级干部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成果;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又要看党的建设成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19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强调: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求真务实》(2004年1月12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涵,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2004年3月10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文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2004年5月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江苏省考察工作时讲话的主要部分。文中全面分析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千美元后经济社会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指出: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强调: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2004年9月19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要结合新的实际运用党执政的成功经验,不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不断加强执政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紧紧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个重大问题,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努力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启动对台特别立法,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2004年12月14日、2005年3月3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关于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两次讲话的节录,分别节自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对台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这一首要任务来展开。启动对台特别立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性部署。

《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2004年12月2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全面分析时代发展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变化,全面阐述了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05年1月1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文中回顾了我们党长期以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得出四点重要启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需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任务更为艰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文中对于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本领、管理社会事务本领、协调利益关系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本领、开展群众工作本领、维护社会稳定本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落到实处。

《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2005年5月27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要着重抓好的几项主要工作。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5年9月1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就此发表四点意见: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2005年9月29日)这是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中就充分认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高度重视制定和落实城镇建设规划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需要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2005年10月1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讲话从十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必须抓紧解决关系发展全局的十个重大问题作了全面阐述。

《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年1月9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2月1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全面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问题。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006年3月3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党员负责同志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要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我国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3月4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访问美国期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文中指出: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美因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而存在着差异,这有利于我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美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2006年6月27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展趋势,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努力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军事训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要根据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实际进程和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创造性开展军事训练,着力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扎扎实实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加快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关于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2006年7月10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也是统一战线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保持和促进这五个方面重大关系和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2006年8月15日)这是对全党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提出要求的重要文稿。文中指出:江泽民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国际形势和外事工作》(2006年8月2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新动向,指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强调贯彻落实好新世纪新阶段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关键是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006年10月1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进程。强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2006年10月11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如果我们不敏感、不研究,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不能有效引导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就会削弱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2月5日、2007年6月2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两次讲话的节录,分别节自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文中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重点。抓住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部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007年2月1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文中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政策导向等重大问题,抓好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强调要重点抓好的四项工作: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这是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