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风起云涌的生活画卷
——与小说家、编剧海飞谈谍战剧创作
■本报记者 傅 强
影视的繁盛源于文学的溢出效应
记者:最早接触你的作品是中短篇小说,在整个70后作家群中,你的个人风格也是显明出挑的。然而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太平公主秘史》《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隋唐英雄》《花红花火》,一部部影视剧的接连推出,使得“海飞现象”成为横跨文学与影视两界的热门话题。即将上映的电视剧《麻雀》又是未播先火,在我看来,这是你谍战剧创作中文学性极强的一部,把一个中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应该说是一种极有难度的写作吧?
海飞:说到难度,首先当然来自文体的转换,《麻雀》源于我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同名中篇小说。但是对编剧而言,最大的难度还是来自于对品质的追求,说白了是一场智力比拼,也是一场闯关游戏。特别要说的是,“两难”是最令编剧纠结的,在以往的谍战剧中,我们总是忽略了“难”的程度,主人公面临的问题,总会轻易地迎刃而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想打造一部经典剧,编剧必须要把自己逼到墙角,置之死地而后生。
记者:我们常说影视编剧是把双刃剑,过多涉及影视文学创作会损坏小说家的感觉。但在你的小说创作中似乎并未出现这种状况,反而是感觉你的故事编织非常扎实,而且借用了很多视觉化语言,比如人物视角的切换、故事桥段的运用……打通小说创作与剧本写作间的鸿沟,并在两者之间自由跨界,是一件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你是怎样处理并且融汇这两种思维或者说两种语言的?
海飞:有很多小说家离开小说后没有再回来,不是回不来,是他们不想回来了。回来的路径只有一条,相对的安静。但是剧本创作让他们无法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来静心。我在写小说前,会有一个清空“剧本意识”的过程,然后我会像武侠小说中的“入定”一样,进入到小说的核心中去。我的生活相对简单,吃饭,睡觉,散步,看书,写作,和那种“热闹”相距甚远。其实“重归小说”没有那么艰难,如同一个老理发师,多年不给人理发,拿起剪刀也未必手生。重要的是,他主观上是不是想拿起这把“剪刀”。
记者:编织一个“好看”的故事是编剧核心的工作,如果再能塑造几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部剧也就立得住了。然而小说却不同,故事毕竟只是重要元素之一,还有思想、语言、结构等等。从技术层面,你怎样看待剧本与小说的差异?
海飞:剧本和小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电影靠画面,是考验导演功底的;电视剧靠的是对白,考验编剧功底。当然,影视作品还需要团队的摄影、灯光、录音、剪辑等多部门联动,其实是一个综合产品。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编剧,回到小说创作中时,最常见的现象是,叙事的语言美感完全缺失,大量填充情节,生怕读者想象力不够。所以最容易生产出不像剧本又不像小说的一种文体。优秀的剧本其实也应该融合许多小说创作的要素的,比如你所说的思想、语言、结构。我一直以为,好小说很少有没被改为好剧的,好剧也很少有缺失好小说基础的。就中国小说而言,《红高粱》《城南旧事》《围城》等比比皆是,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没有一部不被改编成影视剧。也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有着十分稳固的长篇构架,其故事若成为小说,不比国内一些获长篇小说巨奖的获奖作品差。
记者:你近期的作品如《麻雀》《捕风者》《向延安》《回家》等,都是先有高品质的小说文本,再转化为影视剧产品。无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视剧剧本,在故事的层面都非常精彩、扎实,似乎编一个“好看”的故事对你而言并不困难。很显然,你在剧本中寄寓了更大的文学抱负。
海飞:莫言曾把获诺奖时的演讲标题取为:讲故事的人。可见讲好故事是难中之难。四大名著,无一不是经过了数百年检验的好故事。我始终觉得,好小说应该是一个汪洋恣肆的故事,这故事是泥沙,但是夹在文学的“水”中,滚滚而来,瞬间击中读者的阅读神经。客观来说,优秀的小说家大规模投身影视编剧,成就了中国影视近二十年来的繁盛与辉煌,但这种源自文学溢出效应的支撑正在迅速衰减。好编剧要讲好故事,更要留下经典的文本。
呈现风起云涌的生活画卷
——与小说家、编剧海飞谈谍战剧创作
■本报记者 傅 强
影视的繁盛源于文学的溢出效应
记者:最早接触你的作品是中短篇小说,在整个70后作家群中,你的个人风格也是显明出挑的。然而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间,《旗袍2》《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太平公主秘史》《铁面歌女》《代号十三钗》《隋唐英雄》《花红花火》,一部部影视剧的接连推出,使得“海飞现象”成为横跨文学与影视两界的热门话题。即将上映的电视剧《麻雀》又是未播先火,在我看来,这是你谍战剧创作中文学性极强的一部,把一个中篇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应该说是一种极有难度的写作吧?
海飞:说到难度,首先当然来自文体的转换,《麻雀》源于我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同名中篇小说。但是对编剧而言,最大的难度还是来自于对品质的追求,说白了是一场智力比拼,也是一场闯关游戏。特别要说的是,“两难”是最令编剧纠结的,在以往的谍战剧中,我们总是忽略了“难”的程度,主人公面临的问题,总会轻易地迎刃而解。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想打造一部经典剧,编剧必须要把自己逼到墙角,置之死地而后生。
记者:我们常说影视编剧是把双刃剑,过多涉及影视文学创作会损坏小说家的感觉。但在你的小说创作中似乎并未出现这种状况,反而是感觉你的故事编织非常扎实,而且借用了很多视觉化语言,比如人物视角的切换、故事桥段的运用……打通小说创作与剧本写作间的鸿沟,并在两者之间自由跨界,是一件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你是怎样处理并且融汇这两种思维或者说两种语言的?
海飞:有很多小说家离开小说后没有再回来,不是回不来,是他们不想回来了。回来的路径只有一条,相对的安静。但是剧本创作让他们无法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来静心。我在写小说前,会有一个清空“剧本意识”的过程,然后我会像武侠小说中的“入定”一样,进入到小说的核心中去。我的生活相对简单,吃饭,睡觉,散步,看书,写作,和那种“热闹”相距甚远。其实“重归小说”没有那么艰难,如同一个老理发师,多年不给人理发,拿起剪刀也未必手生。重要的是,他主观上是不是想拿起这把“剪刀”。
记者:编织一个“好看”的故事是编剧核心的工作,如果再能塑造几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部剧也就立得住了。然而小说却不同,故事毕竟只是重要元素之一,还有思想、语言、结构等等。从技术层面,你怎样看待剧本与小说的差异?
海飞:剧本和小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电影靠画面,是考验导演功底的;电视剧靠的是对白,考验编剧功底。当然,影视作品还需要团队的摄影、灯光、录音、剪辑等多部门联动,其实是一个综合产品。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编剧,回到小说创作中时,最常见的现象是,叙事的语言美感完全缺失,大量填充情节,生怕读者想象力不够。所以最容易生产出不像剧本又不像小说的一种文体。优秀的剧本其实也应该融合许多小说创作的要素的,比如你所说的思想、语言、结构。我一直以为,好小说很少有没被改为好剧的,好剧也很少有缺失好小说基础的。就中国小说而言,《红高粱》《城南旧事》《围城》等比比皆是,流传至今的四大名著,没有一部不被改编成影视剧。也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有着十分稳固的长篇构架,其故事若成为小说,不比国内一些获长篇小说巨奖的获奖作品差。
记者:你近期的作品如《麻雀》《捕风者》《向延安》《回家》等,都是先有高品质的小说文本,再转化为影视剧产品。无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视剧剧本,在故事的层面都非常精彩、扎实,似乎编一个“好看”的故事对你而言并不困难。很显然,你在剧本中寄寓了更大的文学抱负。
海飞:莫言曾把获诺奖时的演讲标题取为:讲故事的人。可见讲好故事是难中之难。四大名著,无一不是经过了数百年检验的好故事。我始终觉得,好小说应该是一个汪洋恣肆的故事,这故事是泥沙,但是夹在文学的“水”中,滚滚而来,瞬间击中读者的阅读神经。客观来说,优秀的小说家大规模投身影视编剧,成就了中国影视近二十年来的繁盛与辉煌,但这种源自文学溢出效应的支撑正在迅速衰减。好编剧要讲好故事,更要留下经典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