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他们曾参加西沙海战,如今办起“南海文化走廊”
时间:2016-07-05 浏览:804 来源:本网站 作者:admin

让文化生活洒满时代阳光

—— 海南省军区某通信团提升军营文化活力调查

战士表演的节目。作者提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士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世易则事易,事易则备变。青年官兵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个体需求甚至价值观念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这就要求军营文化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与时代发展合拍,与官兵需求同频。

近年来,海南省军区某通信团挖掘优质文化资源,针对军营文化接地气不够、与官兵需求对接不紧、内容形式因循守旧等问题,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优化内容,不断创新形式,努力提升军营文化的时代感与感召力,为官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状态投身改革强军注入了强劲动力。

“传统阵地”如何提高“点击率”——

战士本真的“声音”最走心

“军营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关键看能否把槌敲到鼓点上,能否紧贴官兵的工作生活。”这是该团党委形成的共识。

在一次基层连队调研中,该团发现一些现象发人深省:团史、连史“藏在闺中”,平时难引起官兵关注,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饭堂广播生搬硬套,言之无物,失去了原有的“兵味”;墙报更换周期长,只有在上级检查评比前才匆匆更新,使之成了应景式“摆设”……

“传统阵地”只有对官兵“口味”,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快,该团一份关于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的意见下发营连,鼓励基层自建自办、自抓自评、自娱自乐,把传统阵地变成官兵发挥聪明才智、展示自我价值的“地盘”。

观念一变天地宽。该团一营曾参加过西沙海战,他们围绕南海形势、南海历史、南海地理等内容要点,制作图文并茂的“南海文化走廊”,二营以“忠诚可靠、畅通高效、乐守南疆”的天涯通信兵精神为核心,收集整理连史资料图片和官兵日常训练照片,汇编成120余块形式多样的画板和图册,悬挂在女兵楼楼梯过道,被官兵称为天天开放的“连史馆”。统帅论述、优秀传统、标准规范、强军格言、兵种文化、战斗精神、革命历史、安全常识等素材内容被“搬到”了林荫小道、走廊两侧、宿舍课室。

“营区就是一个‘活课堂’,那可触可摸的军史图册、励志箴言,汇聚成了一本本生动的教材,吸引、激励着大家。”指导员张滢说,以往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战士,在耳濡目染中对连史也慢慢熟悉起来。

饭堂广播、黑板报的内容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没有使命牵引,再优秀的个体,也走不出精彩的人生……”一次,三连战士吴攀在参加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中腿部受伤,依然忍痛坚持跑到终点。当天,他在饭堂广播中说出了自己心声。官兵们逐渐发现,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发出战士最本真的声音,传统的文化阵地也一样能擂响强军兴军的激越鼓点。

“传统频道”如何对接官兵个性需求——

属于自己的“舞台”最精彩

“青春在军营,遍地是美好,带着奉献的滋味,放飞梦想的翅膀……”初夏时节,该团一场官兵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晚会正在进行,“战士歌星”张勇改编的这首《绿色青春》刚一开唱,就赢得台下战友们的一片喝彩声。

“节目坚持以部队生活为题材,都是基层官兵自编自创,很受大家欢迎。”该团政治处主任王兆介绍,近年来,他们在军营文化建设中积极鼓励有文艺特长和爱好的官兵登台亮相,用一个个贴近官兵思想、贴近官兵生活的文艺节目凝神聚气、陶冶情操。团队搭“舞台”,官兵唱“主角”,激活了军营文化的一池春水。据统计,近两年来,他们组织的各类晚会,八成节目都由基层官兵担纲。

去年,该团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的官兵在入伍前参加过艺术培训,乐器演奏、舞蹈表演、软件制作是他们的“拿手好戏”;40%的官兵曾参加校园的各类社团。他们发现,不少拥有“一技之长”的官兵对军营文化抱有更高期待,而文化活动“供不应求”的现状和搞一些不必要的“统一”,抑制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参与热情。对此,该团党委提出:兵演兵、兵唱兵,基层官兵在文化活动中当“主角”的老传统不能丢,但必须把突出个性特长与坚持大众品牌结合起来,实现军营“舞台”与官兵个性需求有效对接。

随后,他们为有特长的官兵建立了文化“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并以此为参考,在班排设置三五人为一组的书法、声乐、绘画、雕刻、动漫制作和摄影摄像等小组,让官兵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以营连为单位,成立威风锣鼓队、舞狮舞龙表演队、大型合唱队和武术队等群众性特色文化团队。

“只要你有才,就会有舞台。”周末,记者走进该团,椰林掩映下,有线连几名战士抱着吉他和口风琴在合奏歌曲,悦耳动听的旋律悠然惬意。在一营,一场诗词书法创作及“展览”正在火热进行。书法爱好者洒墨挥毫,挥斥方遒。大家在自主、互动的气氛中,传播正能量。教导员吕昊说:“很多战士都有文艺特长,能够在军营展示个人才华,既能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又能增强他们对军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统色调”如何焕发新光彩——

洒满时代阳光的“风景”最亮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近年来,为满足官兵越来越高的文化品位,该团从基层文化骨干中选拔培养人才,组建了军乐队、电声乐队、舞蹈曲艺等文化队伍,积极借鉴“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等活泼形式,定期开展“我爱唱军歌”“军营达人秀”等文体活动,力求形式上出新意、载体上求突破。他们还紧扣强军兴军的时代主题,适时开展“军营开讲啦”、DV大赛、微电影展评、战士TV展播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增强军营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

“在这个向‘互联网+’快速嬗变的时代,军营文化也要合理融入时尚元素,着眼青年官兵求新求变的认知特点,才能更好地将文化的触角向官兵延伸、向末端拓展。”该团政委吴晓峰说。

在该团政工网,“训练标兵风采录”成为一个品牌栏目,视频点击率高居不下。“一等功臣”杨冯,从百余种干扰电波中收发报准确无误,被誉为无形战场上的“顺风耳”;“维修能手”潘君杰,排除汽车故障动作如电脑程序,编写的教案选入教材……镜头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出他们刻苦顽强,矢志精武的风采。而镜头背后的摄像、灯光、录音、剪辑等所有环节,都是由该团的官兵独立完成。

让文化生活洒满时代阳光,积蓄生机活力,在该团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电声乐队将流行歌曲与军歌“嫁接”,编排出独具特色的军营韵律操音乐;业余演出队在啦啦操中融入军体拳动作,设计出一套欢快热烈的军营街舞……战士程俊豪入伍前接触过新潮、时髦的流行文化,他兴奋地说:“原以为部队的课余生活就是唱军歌、打篮球,读读书、看看报,没想到这里的文化活动可以这样色彩斑斓,动感时尚。”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