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军人优先
唤起全社会的认同感
■黄为忠 硬骨柔情
军人平时的“优先”(图片摘自“家国情怀”微信公众号)
拿破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还不如商人受人敬仰,那么这个国家离亡国就不远了!”
军人是国防建设的承担者,更是国家安全的执行者;军队是国家的象征,更是国防的象征。尊重军人是尊重牺牲奉献,是尊重责任荣誉,是尊重秩序尊严,是尊重国之根本。关心军人不应当仅仅是节日、纪念日、灾难日才被社会主流想起。军人的社会地位、军人及军属的荣誉感,军人付出与所得比、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军营生活的吸引力,都需要社会主流的积极导向,都应当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来解决。过去传统的拥军热情,在新形势下需要创新和发展,需要全社会推动和重塑!关注与荣耀,只有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才能唤起全社会的认同与尊重!只有落实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才能让军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所以,军人优先不是特权,它直接反映了社会对军人价值的认同。军地合力抓好军人优待政策的末端落实,杜绝军人优先有名无实,是提升全民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
如果军人优先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普遍自觉的社会意识,从而筑牢每个公民心中的精神长城,必将对形成全民重国防、全民爱军队、参军报国光荣的良好氛围,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这项工作,功在国防,德昭全民。
依法维权倡导社会风尚
■王传宝
近期,网文《军人优先不是给军人的特权,勿等战争才想起军人》,不仅在朋友圈里产生刷屏效应,《人民日报》客户端、《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等知名媒体都予以转载,产生广泛影响。军人优先这个话题并不新,一次一次的舆论波之所以能够产生,就是因为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不吐不快。
在一些场合军人优先的权益,之所以被人指责为特权,固然是存在着误解的缘故,但也与军人维权意识有关。看到这样的话题讨论,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那个激愤而血性的老孙的形象。
我是在一篇网文中看到的这个故事。
2010年冬,刚下完雪。“我”和老孙因为临时有急事出差,没有提前买票,直接赶到火车站,当时军人窗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因为任务急,“我”就跑到了最前面,亮了下军官证对旁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啊,赶时间,烦请借个光。”前边三四个人态度还是比较友好,说没事,理解理解。但后面的人不干了,开始嚷嚷。一个30来岁的妇女叫得最凶:“军人了不起啊,插什么队,素质真差。”
这时候“暴脾气”的老孙,突然发作了,可能是被那位妇女的话刺激的吧。“军人怎么了!到四川抗震我写血书第一个报名!你们谁去了!这是军人窗口,你们在这挤兑人到底是谁素质差!再说,不是今天赶时间有任务吗!有军官证士兵证的往前站!”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说完后,老孙用右手的四根手指头把证件递给了售票员——另外一根留在了北川!
看过这篇文章已经过了许多日子了,但每每总会无端想起,我并不认识、面目不清的老孙,那个在抗震中丢了一根手指的“暴脾气”老孙,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不讲理的暴脾气。
当然,有血性的军人,不是鲁莽、轻率,不是野蛮冲动,更不是匹夫之勇。是不怕牺牲的勇敢,是不计得失的担当,是主持正义的豪性,是坚持真理的责任。一个有血性的军人,自然不会唯唯诺诺,人云亦云,也不会是工于算计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军人的血性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气质。在需要的时候,他会挺身而出,敢于亮剑。一个有血性的人,是一个靠谱让人放心的人;一个有血性的军人,更是值得依赖和敬重;一支有血性的军队,才是“能打仗、打胜仗”的王者之师。
军人的血性从哪里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部队传统的传承和熏陶,是长期的教育和养成,是强军文化的培塑,也是榜样的示范和默化。气贯长虹、弯弓射石是血性,勇往直前、不惧生死是血性,执著不悔、不破楼兰誓不还是血性,坚持真理不计得失也是血性。军人的血性不止是在战场上,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有体现。试想,当你惧怕舆论、害怕白眼,面对不正之风瞻前顾后的时候,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占、尊严被践踏的时候,甚至当你畏惧强权而暗念沉默是金的时候,哪还有血性可言?当没血性成为常态、血性成为非常态的时候,平时畏葸不前、怕狼惧虎,战时怎么能够勇往直前,置生死于脑后?
这样说,并不是要鼓励军人与民争利,更不是倡导一种霸蛮戾气。真正的血性,总是以正义为基石的。有血性的人,未必不谦逊,非得剑拔弩张、睚眦必报,而是有所权衡、进退有据。之所以极言之,就是要倡导一种社会正气,扭转不敢捍卫军人合法权益的不正常现象。
优待体现保障特性
■宁志坚
最近微信朋友圈和网上关于军人优先购票等话题关注度比较高,有的对军人在交通、参观、游览等方面享有优待表示不理解,认为和平年代军队不打仗,军人凭什么优先?同时,也有的“吐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政策难落实,军人涉法维权问题难解决,军人军属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两方面声音反映的是同一问题,如何看待军人权益保障、军人优待等问题。
优待是有传统的。拥军优属,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和优良传统。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颁布《红军优待条例》《优待红军家属条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拥护军队的决定》《拥军公约》。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各级政府普遍建立拥军优属组织,开展拥军支前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制订《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进入新时期后,《国防法》《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福建省拥军优属条例》《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都对优待和保障军人军属权益作出明确规定,拥军优属工作不断迈向法制化轨道。
优待是群体性的。优待政策、权益法规,都是针对军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我们几百万军人,具有不同的岗位、战位,既有基层官兵也有机关干部,既有分布在边远艰苦地区的也有分布在大中城市的。总体上,军人职业的本身特性、基层官兵占军队主体的客观现状,都决定了军人权利行使必然会受到诸多限制,家庭生活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军人这个特殊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相应优待保障。
优待是保障性的。党和政府给予军人的优待是适度的、有限的,这既与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又要与社会上其他人群保持基本相当的保障。优待内容主要体现在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家庭住房、医疗保障、退役安置、司法维权等实际困难问题上,同时考虑到军人探亲休假次数少、日常外出时间短等客观因素,还赋予优先购票、免费参观等社会公共服务优待。因而,这些优待只是保障军人和家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是保证他们过上优裕的生活或是贵族式的生活。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国防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促进各项拥军政策、惠兵措施落到实处,以此凝聚军心士气。另一方面,新一代革命军人不能躺在前辈们的功劳簿上当和平兵,要瞄准“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精武强能、练兵备战,保证随时亮剑捍卫国家安全,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自发的拥戴支持。
咱也说说为啥军人优先
■牧 键
军人优先本是国际惯例,不知怎么地就伤了咱某些人的玻璃心,他们开始愤愤不平地要求“军民平等”,一句“人人平等,当兵的凭什么优先”的呵斥,让咱不少兵哥哥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脸红耳赤,尊严扫地。
其实,咱兵哥哥有些方面的优先,如果那谁真想要,我想那谁大可光明正大地去争取,动辄在公众场合玩“口水”,“打”兵哥哥的“脸”,就显得忒不厚道了。要是我在,立马帮不擅口舌的兵哥哥“喷”回去,最见不得那样欺负人的。
1927年8月1日,南昌,第一次开始搞“优先特权”,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共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我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但是牺牲了那么多人,都是年轻鲜活的生命,换那谁敢“享受”这“优先特权”吗?
此后,革命先辈为了能建成心目中的新中国前赴后继,伤亡无数。先拿二万五千里长征来说吧,红军打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多少官兵把生命留在了征途的黄土之下。“9·18”事变后,率先用小米加步枪打得飞机加大炮的敌人鸡飞狗跳,而自身每两人就有一人伤或亡,总人数达60余万。那谁,换你敢“享受”这“优先特权”吗?
那谁或许会说,我翻的都是老黄历了,躺在功劳簿上算什么兵哥哥。对,我前面说的的确是老黄历了,那么如今咱兵哥哥真的躺在功劳簿上了吗?他们显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用生命与汗水捍卫着咱们的安宁。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唱响的“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的动人历史片段依然时刻上演,无论是在汶川地震、“东方之星”倾覆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灾难和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等重大行动中,还是在日常执勤、救援和处置暴恐案事件中,咱兵哥哥始终第一时间冲在前,用与咱们同样的血肉之躯捍卫着咱们,有的像魂归南海的王伟般壮烈牺牲,有的落下终生残疾,却从不叫苦言悔。那谁,要不你也“优先”一回,和咱兵哥哥一般遇险逢难也第一个冲在前面可好?
那谁,其实我和你也没啥过不去的,就是觉得你只看到咱兵哥哥平日里买个车票、看下病可以“优先”,却没有看到咱兵哥哥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都必须随时随地履行“优先牺牲”的天职,而且留下姓名与故事的兵哥哥的比例少之又少,你这样就忒不厚道,所以来和你唠叨几句,别无他意。话说回来,其实咱们绝大数人心里是记着兵哥哥的好的,我想那谁也不会例外吧。比如说去年7月26日在深圳航空ZH9648航班上,一名歹徒持刀纵火时,空姐不就是大喊“有没有军人武警啊?”
再啰嗦一句,咱们绝大多数的兵哥哥都是离家别子战斗在各自岗位上的,军纪严明没有经历过是无法想象的,离开军营一趟办事非常不容易,给他们一个“优先”,于情于理都是说得过去的,那谁你认同不?
优先需要理解尊重
■车荣博
近日读了网友小伊写的《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军人优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小女孩如此为军人“打抱不平”确实让人折服。在此,我也想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向社会向国人传递一下自己对军人优先问题的看法。
曾几何时,面对军人优先,我们一些人总会大声嚷嚷:“军人了不起啊,插什么队,素质真差!”“牛什么牛,又不是去打仗,有什么必要优先!”每每这时,我们的军人最多的是默然接受,因为他们是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他们不能跟人民群众发生利益冲突。
试问一下,难道军人从内心想去“优先”吗?他们如果不是赶时间,坚决不会这么做,军人有自己的做人良知和道德素养。但现实情况让他们迫不得已,他们正常请假外出只有4个小时,来回路途时间就耽误了一半,他们担心超假回去挨领导批评、写检查。
也许有人会说“当兵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地方人也不容易,如果赶不上火车,做不了生意,赚不到钱,没人养家糊口。”
对,没错!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为自己的事业奔波着,都很不容易。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的财产和生命受到威胁时,是他们军人第一时间冲了出来,难道他们军人就不怕死吗?难道他们长的是铜皮铁骨吗?同样都是敬畏、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因为他们姓“军”,肩上扛着强烈的责任担当才站了出来。而当我们看到别人对军人优先指责时,更多人选择的是“沉默”“看热闹”!
也许有人还会说“和平时期,军人不用打仗,没必要享受这份优惠待遇”。
对,没错!但是战争之外还有灭火救人、沉船抢救、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这些不也是“军人优先”吗?为什么偏偏多一个“看病买票”优先就引来那么多不满呢?就因为它涉及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军人优先一下怎么了?其实也没什么,没有给人们造成什么损失,也没有因为“优先”给人们带来太多的不便。说句实话,他们军人对“早一会、晚一点”不会太纠结,但重要的是我们国人要给军人一种态度,一种对军人职业的尊重。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请我们大声喊出“军人优先、拥军拥属”的口号吧!请社会各届用实际行动践行军人优先的承诺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军人当兵尽义务的自豪感、荣誉感和献身国防的豪情壮志。
军人理应优先,这是共和国每一名军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