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从湘江到遵义,他们这样走来……
时间:2016-10-19 浏览:70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admin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9月28日晚,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联手成都市委宣传部创作的叙述体话剧《从湘江到遵义》选取了长征中最为独特而严峻的一段征途展开,通过对于生命与信仰的对话、坚持与放弃的博弈,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唤起人们对崇高信仰的敬畏之心,在关照每一个平凡或伟大的生命个体时,再现长征的历史意义以及重拾信仰的现实意义。

长征穿越历史打动观众

       《从湘江到遵义》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在《兵者·国之大事》之后再次推出的一部“强民族之魂,强军队之魂,铸信仰之魂”的作品。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该团的作品总显得独树一帜,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舞台气势横扫平日话剧舞台上的小清新、小娱乐,常让人热血沸腾,被业内人士称为话剧舞台上的“脊梁”之作,为戏剧界补钙。

该剧从湘江战役写起,以“湘江惨败、翻越老山界、通道转兵、黎平会议、强渡乌江天险、挺进遵义城、召开遵义会议”为全剧叙事支点,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相结合,舞台时空构置十分自由灵动,生者与死者之间,领袖和官兵、百姓之间,亲人之间,超时空心灵对话,展开人物心理空间的精神风暴。还会让人物的思绪穿越历史,进入80年后的现代社会,回望当年,直面当下。

      剧中,各种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命运、心理组成一个整体,时而各自展开,时而互相交叉,其中有领袖群体面对失败坚守信仰,勇敢追求真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抉择,也有他们个人生命情怀的生动展现,还有红军将士在困境中忠诚、决绝,浴血奋战、铁血牺牲。既有人物心灵深处的思考、思想上的交锋,也有浓烈感人的战友情、母子情、夫妻情、兄弟姐妹情等情感戏。观众耳熟能详的民歌,以及当时的舞蹈、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毛泽东的长征诗词等也被化入剧中,形成了本剧独有的艺术样态。

鲜活人物体现坚定信仰

       正如当年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该剧在排练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剧中原定扮演老汉的郭达在排戏返家途中遭遇车祸造成脑出血,目前正在医院休养,导致该剧临时替换了演员。剧中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在演出当天腿骨折,拄拐上台演出。导演宫晓东在演出前上台解释,“剧中我们的周恩来并没有受伤,但是因为演员刘劲骨折,仍然要求坚持演出,他还对我们说:‘长征的战士受了那么多苦,我这点儿伤不算什么’。”

      当晚,演员刘劲、梅丽萍、赵旭、刘大为、曾永醍等同台献技,为观众塑造了一群鲜活的舞台形象。剧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博古、李德等领袖人物群体,也有红军指战员群体,如被俘后绞断肠子英勇牺牲的红军师长,年轻美丽充满梦想的红军女战士,一度害怕想逃离队伍的农夫,强渡乌江时勇护浮桥壮烈牺牲的娃娃兵,黎平城中的德籍传教士,守望在家乡瑞金的老母亲等。

      在面对湘江惨败的尖锐情境中,剧中人们都在思考、选择……每个群体都有他们的故事,都有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经历了从迷惘、困惑、焦灼、痛苦到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或以艰难的思想斗争,或以英勇的流血牺牲,共同寻觅着前方的路。他们一路走来,最终迎来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曙光。

该剧计划于11月在北京正式演出。

导演采访

诗化故事中昂扬的长征精神

■宫晓东

      该剧的导演宫晓东介绍,为搞好该剧的剧本创作,主创团队从年初开始,先后研读数十部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聘请我军著名作家、长征专家王树增担任文学顾问。宫晓东介绍,今年4月,他和编剧李宝群、王宏、肖力等人沿红军长征路线湘江到遵义深入采访、体验生活,从广西的兴安、全州、龙胜到湖南的通道,贵州的瓮安猴场、黎平、乌江,遵义,翻越娄山关,探访赤水河,行程2000多公里,采访相关人员100多人次,参观红军纪念馆十余个,祭拜红军陵墓数十处,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在舞台呈现上,该剧将诗情和哲理相结合,将史诗性和思辨性相结合,用我们的视角关照长征精神,在讲故事中保持昂扬的诗性。全力塑造一批有血肉、有灵魂、有温度、有筋骨、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人物。

(《京华时报》2016年10月10日 28版)

分享到:
0791—8885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