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西省全民国防教育网
笔走龙蛇唱大风——毛国林大校其人其书
时间:2016-11-03 浏览:1761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曹嘉斌

 

毛国林书法作品

与国林大校相识相知,是几年前的事情。初次相见,就被其满面春风、热情爽朗、机智幽默的谈吐所吸引、所感染。然而让我进一步走近他整个精神世界的却是其笔走龙蛇、潇洒自如的书法艺术。通过一幅幅佳作的欣赏,一次次会心的交流,使我真正认识了国林大校。了解了他对书法的痴迷和艰辛的学书历程,一个清晰的军旅书法家的形象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美山美水启心灵 携笔从戎翰墨情

国林大校1955年7月出生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畔,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闻遐迩的富春山居图就诞生在这里。“野花三月闹,溪水四门通。夏雨池塘绿,秋风槲树红。”这些优美的诗句就是对其故乡景色的真实写照。如今桐庐县已被誉为“全国最美县”“国际花园城”。家乡的山水、人文滋润了他爱美求美的幼小心灵。刚识字,就对墙壁、凉亭、厅堂上和石拱桥前的标语、楹联、匾额格外感兴趣,逢年过节尤其喜欢门上的春联。“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英雄门第三春早,模范人家一品红”等名联书法都深深地印在他脑海里,憧憬着自己日后也能学写一手好字。上初中时,学校调来一位语文老师,他的一幅楷体书作——毛泽东“八连颂”,笔体清新隽美,再次深深打动了他那颗年轻人的心。从此他与这位张姓老师一直保持联系,经常请教学书之道,其师生之谊延续至今。高中时,他偶然得到一本毛泽东诗词手迹,那气势磅礴、跌宕起伏的书体,奔放飘逸的美感,令他爱不释手。他不仅对毛泽东诗词的内容反复吟诵,熟记于心,并且把毛泽东诗词手迹作为法帖,认真临摹,久而久之,便和毛体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4年岁末,他应征入伍,尽管军营生活紧张忙碌,但他对书法的挚爱丝毫未减,由于他勤奋好学,军政兼优,直接由战士提干,并很快由京郊基层部队调入军委空军机关。但不论是在连队当战士,还是在机关当干部,他都一直难解翰墨之缘,每天临池不辍。遇上星期天、节假日,战友们想约他出去领略一番大都市的繁华,都被婉言谢绝,他把这难得的大好时光都用在了挥毫泼墨上。偶尔上街办事,也是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新华书店。

他凭一手漂亮的好字和优良素质顺利调入空军机关,而且也因书法收获了爱情。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战友给他介绍对象,介绍人笔误,把他的家乡桐庐写成了桐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姑娘以为是老乡,没见面就有了几分好感。那时,他还在基层连队,交流情感只能靠书信。云中自有锦书来,姑娘第一次收到他的情书时,十分惊奇信的厚度,打开一看,书信内容全部是用毛笔书写,漂亮的书体一下子打动了她的心。婚后,妻子对国林大校这一爱好倍加支持。她曾就读于人民大学,对传统文化很有功底,且富有音乐天赋,对丈夫的书法创作往往有独特的审美见解。多年来妻子便成了他书法作品的第一位鉴赏品评者和质检员,对他的每幅作品都严格要求,有一次,国林大校为一位首长写一幅毛主席《七律·长征》诗,有一字不是很令人满意,她坚持要求重写,让他做到精益求精。

国林大校刻苦勤奋,不仅表现在学书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他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上世纪80年代,他参加党政干部基础课学习,以全优成绩毕业,被空军机关评为品学兼优干部,荣记三等功一次。此后,他痴心向学的劲头一发不可收,又通过函授、夜大等途径先后取得了政法、经济管理两个本科和书法、英语两个大专文凭。刘熙载《艺概》有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些知识,不仅大大提高了其业务能力,有力促进了本职工作,对其书艺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在国林大校看来,学习书法和学习业务知识并不矛盾,相得益彰。正因有这样通达的认识,书法艺术不断精进的同时,他的本职工作也做的相当出色,入伍以来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还被授予北京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毛国林书法作品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靠热爱和勤奋虽然使国林的的书法经常受到周围人的赞赏,但上世纪80年代当他来到京城拿着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去请教各位书法大家时,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在书法堂奥的大门之外摸索徘徊,要真正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一点成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于是,他下定决心,坚决按照学书的正确路径,下苦功夫,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绝不投机取巧,绝不走捷径抄近道。

他曾请教过著名书法家李铎,老师“学书之道,唯勤与悟,勤能补拙,悟则生灵,此乃学书之妙途”的至理名言他铭刻于心、受益匪浅。他体悟到“勤”与“悟”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正如毛主席所说:“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为了学好毛体,国林大校认真临摹毛泽东诗词手迹,努力加深和拓宽书法学养。1996—1999年,他参加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多次聆听李力生、吴未淳、贾成骏等书法名家授课。为了扎根中华优秀文化,他认真学习中国书法史,潜心研习甲骨文、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临写颜真卿、柳公权、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等名家法帖。其中对孙过庭《书谱》用功尤甚,并颇有心得。他认为,孙翁《书谱》不仅是一部法度严谨、俊拔刚断、气势飞动、继承二王的草书范本,更是著名的书学理论专著,书中俯拾皆是的精辟论述对学习书法极有指导价值。其中许多论书名言他都认真领悟,并指导自己的书法学习与创作。

国林大校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业余时间打乒乓球和对弈是他的最爱。他认为这两项运动不仅可以健身、健脑,而且和书法是“隔行不隔理”,彼此亦有相通之处,在乒台前的扑闪腾挪和搓抹击打中,他能联想到书法线条的使转缠绕和点划的爽利迅疾;在围棋、象棋的对弈厮杀中,他能从“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的棋理中,联想到书法的结构章法和谋篇布局。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这种对书法艺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孜孜以求,使国林大校在学书之路上,高歌猛进,斩获颇丰。参加全国书法大赛,屡屡获奖。他创作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草书作品,被毛主席嫡孙毛新宇将军收藏,并对其高度赞赏说:“真像我爷爷写的”。他创作的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草书作品获中国书协全国第二届“赵孟頫奖”。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创作的大型草书作品毛主席《七律·长征》,被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收藏。


毛国林书法作品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如今,国林大校在书法艺术上的耕耘颇有收获,有100余幅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检察日报》《中华画报》《福建日报》《吉林日报》《空军报》《今日桐庐报》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及网络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栏目对其学习毛体书法的成就进行了专访报道。新华社对其作了专门采访,并在新华网上发表了采访全文。《清平乐·六盘山》作品入展全军百名老将军和书法名人“迎接十八大书法作品展”,《西江月·井冈山》作品获第二届中国大运河武术魂书画展优秀奖,《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巨幅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家机关和大型机构收藏。并担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文化艺术协会、中国书画家艺术中心、《中华画报》社高级顾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客座教授。他学书不忘回报社会,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部队干部战士和希望学校学生辅导书法,为灾区捐赠书法作品。

目前国林大校思考最多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重点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学习古人基础上体现自家风格。他认为,必须明确道法自然与书为心画的书学本质,把主观尺度与客观尺度、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统一起来。草书是最能抒发人的情感的书法形式,在创作过程中,要“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做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此乃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诚如康有为所说:“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但又须力戒时下不良书风的草草为之、任意涂写。要写出“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左盘右蹩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的艺术效果,就必须具有扎实的书学功底,严格遵循书法创作的艺术规律。他认为,必须重视书法艺术的辨证性。书法是“以抽象笔墨线条和丰富汉字形态反映世间物象构成及其运动规律之意向美的艺术”。书法完全符合哲学上的对立统一法则,世间物象构成及其运动时时处处体现着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也体现在书法之中。书法创作一定要有中国人文精神的中和之美。即在刚健豪迈之中蕴含儒雅闲逸之气,在沉厚凝练之间洋溢潇洒灵动之感。

笔者感到,国林大校对书艺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继续沿着承千古之遗韵、集百家之所长、熔众法于一炉的学书之路走下去,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为空军大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空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空军工程大学教授)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毛国林书法作品

分享到:
0791—88858367